雪在烧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凯乐小说网www.kaile26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“有啊,当然有啊,”吴倾就继续神采飞扬的讲上司们对他怎么怎么好了。
傅华看着吴倾指手划脚兴奋的样子,心中忍不住就有点悲哀,这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精英分子吗?上司跟他说了几句好话,他就骨头酥的不知道自己是谁了,他有必要这么谄媚吗?
傅华知道最近在热炒的一个词叫民国范儿,画家陈丹青对此有过一段专门的论述,他说民国那股气,不是民国才有。清灭了,但是清朝上溯整个古代的那种士子气,那股饱满的民风,其实都在,都顺到民国来了。民国是新朝,是古老华夏的庞大转型,民气格外强旺,不然哪来那么多前仆后继的革新派人士。关于清末民初的叙述,后来只剩鲁先生一个文本:在他的小说里,那个时代暮气沉沉,老朽不堪,可是你想想清末革命派那份嚣张、那份咄咄逼人,康、梁,还有徐锡麟、谭嗣同,舍我其谁,敢作敢当,是个腐朽时代的征象么?鲁迅自己,说话之猛,诅咒之毒,又岂是孱弱的国民所能为,他曾形容神州大地是无声的华夏,其实在他的时代,华夏吵闹得很哩。
1915年胡先生回国后,上下古今发议论,才二十六七岁,成名后每周择一日,家门敞开,各色人等进去和他摆龙门阵。今之网友或许讥为作秀,可今人哪来那股阳气。现在二十六七岁的博士生留学生,也就整天缠绕论文格式,排列关键词。
民国的那种范儿其实就是一种知识分子的风骨和气节,傅华见过一张照片,是胡先生做校长的时候,蒋委员去拜访他。胡先生翘腿而坐,挥斥方遒,而蒋委员却是一副很尊重很恭敬的坐姿。
这要是换在当今,一个大学的教授哪敢这样子对待华夏的一把手啊,眼前的这位名满天下的吴倾教授,被上司握了一下手,连手都开始觉得与有荣焉,这哪还有知识分子的风骨和气节啊,这是连叭儿狗都不如的奴才相。
这不知道是这个时代的悲哀,还是这一代知识分子的悲哀。虽然这个时代也不乏张凡、宁则那种有着自己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,但是社会整体的知识分子是浮躁的,是往下沉沦的。
吴倾还在继续讲着,而且越讲越兴奋,讲着讲着,在众目睽睽之下,居然就忘形的伸手去抚摸着曲志霞的手,说:“小曲啊,你做我的学生不会吃亏的,我会让你……”
傅华和司机见此情形赶忙低下头,装着什么都看不到的样子。曲志霞的脸腾就红了,把手挣脱了出来,一便陪笑着说:“教授,您喝的有点多了。”
吴倾却浑不自觉,笑了笑说:“我没事了,小曲,你听我说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