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子許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凯乐小说网www.kaile26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史书之上,不过是“唐俭脱身得归”区区六个字,可对于唐俭来说这其中蕴藏着何等凶险?

由此,唐俭对李靖愤恨不已。

一直作壁上观的李勣难得为李靖说句公道话:“莒国公心中有气,实乃寻常,但当时局势险恶,既然有了突袭颉利可汗牙帐之机会岂能轻易错过?莒国公埋怨吾等不守信义趁着和谈之际率军突袭,可信义也要适时而定,作为统率,要做的就是抓住转瞬即逝的机遇,以最小的代价,来获取最大的胜果。”

在当时他看的是整个天下,他心中所系的,是天下安危、国家荣辱、百姓福祉,个人的生死成败得失祸福,其实都算是小事情,哪怕为此赌上唐俭的区区性命,也赌上他李靖自己一生的名声。

他只要胜利,也只能胜利。

旁人纷纷颔首,予以认可。

马周也道:“彼时颉利可汗愿意和谈,不过是大败之后拖延时间试图积蓄力量、图谋东山再起而已,那个时候若我大唐只顾信义,则是妇人之仁。”

唐俭阴着脸,不再言语。

事实上大家都清楚,这件事说起来看似李靖有错,且这许多年来每每面对唐俭之诘难、斥骂,李靖唾面自干、从不还口,其中不仅有对于“诚信”的“信念之争”,对于无视唐军性命的愤怒,还有几分对于功勋得失的怨怼。

当时颉利可汗仓皇由云中向西逃窜,意图投奔吐谷浑国王慕容伏允或高昌国王麴文泰。

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+
蜀汉之庄稼汉

蜀汉之庄稼汉

甲青
这里讲的是一个平凡的苦逼在乱世三国里苦苦挣扎,努力种田的故事。
历史 连载 570万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