钩藤草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凯乐小说网www.kaile26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这些经历,不仅让他更加了解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和需求,也培养了他坚韧不拔、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。
由此可见,谢华安院士的求学之路,虽然普通,却通过不断地学习、实践和积累,为他日后成为杰出的农业科学家和院士,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这段经历,所培养的知识基础、教育经验、学术水平以及综合素质,都对他日后的科研工作和成就,产生了积极的影响。
院士从业之路
1972年,谢华安从五七干校被调入福建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。
此时,正逢国家杂交水稻协作攻关组,从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抽调农业科技工作者。
谢华安作为福建省协作组成员,被派往海南,开始了育种生涯。
谢华安先后任研究室主任、副所长、所长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1980年冬,谢华安根据杂交水稻“三系配套”理论,培育出恢复系“明恢63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