愤怒的香蕉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凯乐小说网www.kaile26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第一九七章 种子

夏季,蔚蓝的天空中点缀朵朵白云,江宁气温宜人,城内城外一派悠闲,明媚的夏日阳光中,一条条道路,一所所庭院间落下点点树荫,鸟儿飞在河床上的画舫间,古老的城市里行人来去,酒楼茶肆当中响着艺人说书、弹唱的声调,清茶的香气与好友们汇聚交谈的声音混在一起,化为点缀这季节图卷的一部分。

时间是下午,位于城市一侧的院子里有烹煮的茶香,梧桐树的落荫将棋盘上的黑白棋子又是明明暗暗地渲染得斑驳,也是在这样的庭院间,少年的声音在响着。

“……孟子有云,域民不以封疆之界,固国不以山溪之险,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。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圣人所言,固是至理,然而自古以来,一时多助者,却未必为得道,失道者、寡助者,亦往往自视为得道之人,究竟何谓大道……孔子有云,乡愿,德之贼也,由此句可知……”

少年身材不高,面容看来还显得稚气,年纪大概是十一二岁的样子,只是一身白色长衫,头上纶巾潇洒,看起来倒是如同成熟的小大人一般。实际上此时一般人家的孩童在十一二岁时未有太多世面可见,总还是梳着孩童的双角束,也就是分开两边的发髻,因看来像角,古称“总角”,诗经中也有“总角之宴,言笑晏晏”的句子。

但这些事情,总也有各种区分,此时的孩童通常是在十五到二十岁间冠礼,以示成年。然而若是农家,往往十三四岁成亲生子的也有,许多人十五之前也就得担起家庭的担子。若是城里的孩子,蒙学之后,了解的东西多了些,便往往以文士自视,此时社会上文风盎然,一些孩童少年能写得几首诗便往往一副儒衣纶巾打扮,小大人也似,倒也是朝气蓬勃,只要打扮简单些,倒也无人去说什么。例如十五六岁的少年满口文辞,指点江山,相携狎妓的,那也不是什么出奇的事情。

此时在庭院间说话的少年便是宁毅弟子之一的周君武,他在以往都还是活泼的孩童模样,只在最近这一年间,倒是显得成熟起来。当然,十一二岁的孩子,再成熟也有限,但主要是心中有了些想法,不再如往日一般玩闹度日,便也自觉“长大”起来,他样貌本就清秀,这时候一身小书生的模样,倒也显得有几分英气。

这时候他站在那儿说话,一边说,一边想着,组织言辞,自然是为了回答院落中长辈的问题。树荫之中,秦嗣源与康贤正下完一局棋,随口问了几句,他便针对“大道之辩”做了一番论述。院落一旁,也有一名少女坐在矮凳上看着这一幕,少女年纪也不大,头上仍梳了双丫髻,身上粉白的夏日衣裙,衬出纤秀的腰肢与穿着鹅黄牙白绣鞋的小巧双足,少女双手托了下巴,在那儿微微笑着望了这一幕,手上一把团扇,由于天气不算热,她只是偶尔扇一扇旁边小火炉上烧热水的茶壶。这自然便是小郡主周佩了。

宁毅离开江宁已经有好几日了。这对小姐弟虽然还在豫山书院挂个名,但基本上倒是脱离了那边的学习,如同以往一般,他们的学业基本上还是由康贤掌握全局,自然也有王府或驸马府中其他的夫子代为教授。周佩还未及笄,但毕竟年纪“大”了,对于她的学习进度,只随她的喜欢,要求并不严格,只是对小君武还是有相当要求的。

当然,虽然常常被强势的姐姐欺负,但周君武的脑瓜本身还是聪明的,学业算不得顶尖,倒也是中等水平,不至于会太差。

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+
蜀汉之庄稼汉

蜀汉之庄稼汉

甲青
这里讲的是一个平凡的苦逼在乱世三国里苦苦挣扎,努力种田的故事。
历史 连载 570万字
寒门宰相

寒门宰相

幸福来敲门
宋太祖赵匡胤曾言:“宰相须用读书人。” 简单的说,这是寒门学子官至宰相的故事。 Ps:已经三本数百万字小说完本,人品保证。企鹅群:164548046
历史 连载 415万字
雏鹰的荣耀

雏鹰的荣耀

匂宮出夢
在灾难降临滑铁卢的那一天,穿越者来到了这个世界,成为了不幸的继承者 他将改变命运与历史的轨迹,逃离樊笼披荆斩棘,最终将以拿破仑二世之名登上皇位 驱使他的,不是因父之名,而是只属于他自己的荣耀!
历史 连载 668万字
三国:貂蝉带娃堵门,我让她再生

三国:貂蝉带娃堵门,我让她再生

天下无一的项祝
韩义穿越三国时期,绑定系统。征战天下,与曹操对垒。和周瑜叫板。谋策更碾压诸葛亮。没想到貂蝉带着孩子上门堵我。认了孩子,再继续让她生二胎,三胎!...
历史 连载 27万字
大唐: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

大唐: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

指尖艺术
李中正穿越了,成李世民的第二子。刚睁眼,就得和母亲逃命。李元吉告状,父皇你一定要给儿臣做主,二哥让他家的傻儿子打死我儿子,求父皇让二哥交出凶手,为我儿偿命。朝中大臣:陛下臣等复议。李渊:二郎事已至此,你回去把那个逆子带来吧!李世民无奈遍回府,准备将自己的儿子交给自己的父皇,心想自己的父皇总不至于把自己的孙子杀了,随...
历史 连载 6万字
太子爷:开局被皇后被刺

太子爷:开局被皇后被刺

亚梅
特种教官元盛穿越为大魏废太子,开局遭秦王元克联合太后柳玉燕设局绞杀。暴雨夜反杀刺客后,元盛与表面柔弱、实则野心勃勃的太后达成合作柳家需借废太子名头抗衡秦王,而元盛要留在洛阳争夺先帝遗诏。元盛借现代战术破局:雨夜突袭中书令府,救下掌握关键遗诏的忠臣魏正,截获秦王纵火灭门证据。七日国丧朝会,三份遗诏曝光“传位嫡子元盛”...
历史 连载 6万字